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关于推动我市小龙虾产业发展壮大的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我市小龙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三年前“稻虾共作”模式引入后,养殖面积明显增加,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通过对小龙虾产业发展较好的江苏盱眙、湖北潜江等地的考察和我市潢川、固始等县的调查,我们认为,小龙虾产业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综合种养风险小,目前正处于产业发展的扩张期,前景非常广阔。通过实施“稻虾共作”发展壮大我市小龙虾产业,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扶贫的一条好路子。
一、国内小龙虾产业发展形势
目前,国内小龙虾产业发展迅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市场销售供不应求,产品价格持续攀升,经济效益较好,呈现产销两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产业发展快速壮大。当前,我国小龙虾产业从最初的“捕捞+餐饮”模式,通过“接二连三”的不断延伸,初步形成了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物流、节庆文化”于一体、一二三产连接紧密的产业链条。其中,第一产业以小龙虾养殖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小龙虾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是以虾为基、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节庆文化、休闲体验为主的服务业。我国小龙虾养殖主要集中在江淮流域,2016年养殖面积超过900万亩,龙虾总产量接近90万吨,是世界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2016年,全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1466亿元,其中一、二、三产所占比重为38.48%、6.96%和54.57%,成为典型的以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的产业。江苏盱眙、湖北潜江等地小龙虾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取得了成功经验。
(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国内小龙虾餐饮深受消费者尤其是青年一代消费者青睐,餐饮消费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北京、武汉、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年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受需求拉动,小龙虾市场价格逐年提高,目前即使是6—7月份供给旺季均价也在30元/公斤以上。同时,小龙虾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除加工冻熟虾仁、带壳整虾、冻熟凤尾虾等可供出口以外,精深加工也取得显著进展。如湖北潜江市一小龙虾加工企业,利用虾头、虾壳等废弃物,经过科技加工可生产出每吨10万元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高附加值产品,虽然价格昂贵但市场供不应求,产品出口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地。目前,该企业利用虾壳加工提炼14种生物制品,其利润占到总利润的55%,利用虾头、虾壳等废弃物所产生的利润已经高于虾肉利润。目前,我国小龙虾无论是在餐饮还是在精深加工上,市场需求都非常大,现有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政策支持不断加强。“稻虾共作”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一种模式,具有稳粮增效、节肥减药、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显著特点,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农业部印发的《“十三五”渔业科技发展规划》,把“渔农综合种养”列为创新重点任务,并组织开展了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工作,其中以小龙虾养殖为主的“稻虾共作”发展模式得到了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多次部署支持政策。近日,河南省农业厅、省扶贫办也联合下发《关于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加快产业精准扶贫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二、我市小龙虾产业发展分析
我市农村十多年前就有人从事小龙虾养殖,近几年“稻虾共作”模式引入后,逐步得到群众认可,并成为当前的主要养殖形式。综合分析各种情况,我们认为,信阳发展壮大小龙虾产业有优势、有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优势条件明显。一是养殖有条件。我市地处淮河流域、气候光照适宜、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现有水稻种植面积580万亩,其中适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稻田达300万亩,在河南省具备推广“稻虾共作”、大规模养殖小龙虾的独特自然优势。二是推广有基础。信阳农村长期以来就有捕捞、养殖小龙虾的传统,“稻虾共作”规模逐年扩大,大面积推广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目前,全市“稻虾共作”开挖面积达15.97万亩(浉河区0.02万亩、平桥区0.2万亩、罗山县1.5万亩、潢川县7万亩、固始县3.5万亩、息县0.33万亩、淮滨县0.6万亩、光山2万亩、商城县0.75万亩、新县0.07万亩),建成国家级示范基地2个(潢川黄国粮业、光山青龙河合作社)、省级示范基地2个(潢川华莱时代、文尧水产);龙头企业河南宝树水产有限公司建成小龙虾种苗繁育基地550亩,年产小龙虾制口2000吨,产品通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出口欧盟、美国卫生许可注册证书。三是本地有消费。信阳市民食用小龙虾由来已久,小龙虾菜肴成为信阳菜的一大特色,并逐步由夜市排档扩展到专营门店,深受本地群众和外来宾客的喜爱。四是产品有市场。独有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为我市小龙虾销往周边大中城市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目前,我市优质小龙虾畅销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郑州等城市,并出口到欧美、韩国等地,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二)产业效益显著。一是增收效益较高。据外地经验和我市实践,实施“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亩产400公斤左右,产量虽有所下降,但所产有机稻米销售价格更高,种植效益不降反升;每亩可产小龙虾75公斤左右,产值达2000元以上,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季三收”。目前,发展“稻虾共作”亩均纯效益可达2000—3000元,比单一种植水稻亩均增收1500—2500元,是传统种稻收益的3倍以上。二是生态效益突出。实施“稻虾共作”,稻田内要基本做到化肥和农药零投放,倒逼农民主动开展生态种养,生产有机稻米。同时,小龙虾能够清除稻田杂草、疏松土壤,虾粪能够肥田、提升地力。实施“稻虾共作”是循环农业、效益农业的生动实践,对于我们建设河南省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和建设生态信阳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三是综合效益明显。小龙虾产业集“种养加、农工贸”一体,目前已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不仅综合种养效益高,而且能够带动餐饮、精深加工等二三产业以及电商物流、生物医药、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有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社会效益。如湖北省潜江市,2017年“稻虾共作”面积达49.5万亩,综合产值突破23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10万人。若我市“稻虾共作”面积能发展到100万亩,综合产值预计可达500亿元以上,将会成为继茶叶之外的又一个百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四是脱贫效益巨大。发展“稻虾共作”投入小、收益好,尤其是技术要求不高,易学易会,综合种养风险低,是一种快捷有效的产业扶贫路径。就贫困户而言,“十亩田、一茬稻、两季虾”,一次性投本二三万,以后每年都有较高回报,有助于实现稳定脱贫。比如,固始县华昇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10户贫困户实施“稻虾共作”200亩,户均年收入4-6万元;同时带动14户贫困家庭到合作社从事捕捞、运输等工作,户均年收入1.3万元以上。潢川县华莱时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300亩开展“稻虾共作”,带动102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息县俊辉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50余户村民养殖小龙虾3600余亩,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同时,大面积推广“稻虾共作”模式,也有利于增加脱困村集体收入。如江苏盱眙县有不少村与企业合作,由企业出资、村集体牵头整村流转农民土地,建设高标准“稻虾共作”基地,村集体通过分红、土地整治溢出收益等方式,每年均能获得稳定可观的收入。这种做法值得我市借鉴与推广。
(三)问题亟待破解。总体上看,虽然目前我市小龙虾产业规模较小,“稻虾共作”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信阳市稻渔综合种养实施方案(2017-2022)》的实施,今后五年全市小龙虾产业有望迎来一个加速增长期。伴随着种养户数的增加、种养面积的扩大,种苗、技术、深加工等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急需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是种苗供应问题。实施“稻虾共作”,每亩第一年需投放虾苗25公斤左右,以后视情况需少量补投。随着我市种养面积的快速扩大,需稳定供应大量优质虾苗,仅目前已开挖的近16万亩,就需投放虾苗4000吨,现主要依靠从潜江等外地调入。按规划逐步发展100万亩时,每年的种苗需求量都相当大。因此,我市小龙虾的苗种生产基地建设和良种选育工作亟待加强。二是技术保障问题。我市“稻虾共作”综合种养刚刚起步,虽有几家企业和合作社开展了规模化、标准化种养,但多数农户对相关技术掌握不够、标准不一,综合种养水平不高。如固始县一种养大户前几年因稻田开沟不标准,导致小龙虾产量低、品质不佳,今年不得不重新对稻田进行整治。因此,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稻虾共作”后,农户亟需掌握规模化种养化技术,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和疫病防控能力,增强收益稳定性。目前,亟需制定更符合我市实际的“稻虾共作”技术规程,并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三是精深加工问题。小龙虾多在6-7月份集中上市,因供应量大、易造成价格偏低,特别是生产规模快速扩张、产量大幅增长后,活虾市场出现变动时易发生上市高峰“虾贱伤农”问题。发展小龙虾精深加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如果通过科技加工,利用废弃的小龙虾壳生产氨糖、壳聚糖、壳寡糖等系列生物制品,其利润比虾肉还高。因此,有了科技加工,不仅能够大量增加小龙虾需求,而且能够大幅提升产业利润,即使虾肉价格降跌到成本线,利用虾壳仍能维持小龙虾产业链正常运行,养殖户仍可获得稳定收入。目前,我市仅有少量几家加工企业,且多为生产虾仁的初级加工,缺乏小龙虾速冻熟食等风味食品加工企业,更没有利用小龙虾壳进行科技加工的精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未得到充分开发。四是品牌打造问题。打造品牌是提升小龙虾产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江苏盱眙、湖北潜江等地已取得了成功经验。如湖北潜江市大力开展虾-稻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目前已开始实施“潜江龙虾”(非活体)商标使用授权许可,“潜江龙虾”(活体)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盱眙县制定并公布实施了小龙虾地方标准,“盱眙龙虾”获农业部“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盱眙县被中国烹饪学会授予“中国龙虾之都”称号,并在全国授权设立了2000多家“盱眙龙虾”特色餐饮店。目前,我市小龙虾产业包括有机稻米,还没有叫得响的品牌,竞争力、影响力不强。随着种养规模的扩大,亟需开展特色推介活动,培育打造信阳小龙虾产业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五是资金投入问题。实施“稻虾共作”模式,前期的稻田整治亩均约需1500—2000元,加上土地流转、初次投苗等费用,启动时资金投入较大。外地对发展“稻虾共作”在政策资金上都给予大力扶持,比如潜江市对新发展的千亩连片基地,按每亩40元标准进行补贴,并对养殖保险给予一定补贴。盱眙县整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多种项目资金,对“稻虾共作”集中连片、高标准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重点支持;特别是设立了扶持引导基金,每年拿出1000万元对种养大户、示范区建设、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等进行补助,并对推进力度大、效果好的乡、村给予一定奖励。我市在发展壮大小龙虾产业上,市、县两级还应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扶持力度。
三、几点建议
针对我市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实施好“稻虾共作”模式,加快发展壮大小龙虾产业,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坚持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整合多方资源、用好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科学有序推进“稻虾共作”。在政策引领上,以落实国家和省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要求为契机,科学制定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有序推广“稻虾共作”,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推进。在规模种养上,鼓励引导各地通过土地租赁、土地互换、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推动土地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为发展集中连片“稻虾共作”提供用地保障。在项目支持上,整合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扶贫开发等项目,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重点支持“稻虾共作”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扶持上,探索设立产业发展扶持基金,重点对苗种繁育、国家级和省、市级示范基地以及精深加工、品牌塑造等进行奖补,尤其注重解决综合种养前期资金缺乏的问题。由县区政府牵头成立股份公司,注入一定比例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通过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小龙虾产业,形成互利共赢的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养殖保险,增强龙虾经营主体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小龙虾产业的信贷支持,为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精准选择发展模式。充分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和本地有效做法,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原则,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精准选择发展模式。在产业发展初期,应主要以现有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通过企业设立自营基地、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大户扩大种养规模等方式,推广实施“稻虾共作”。在产业发展有了一定规模后,各地可根据自然禀赋、基础条件、群众接纳程度等,建立由政府出资的公司,进行集中土地流转和基地建设,以返租倒包的经营模式,为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稻虾共作”提供便利,大面积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综合种养。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通过土地流转让小田变大田,为更好实施“稻虾共作”提供基础条件。
(三)夯实技术人才支撑。整合各类农民技能培训资源,采取有效管用的方式,加大对小龙虾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技能。建立市县乡三级服务队伍建设,为龙虾经营主体提供优质服务。搭建信息平台,积极与湖北潜江、江苏盱眙等地开展技术交流和市场信息共享。加强产学研结合,在信阳农林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增设小龙虾养殖、制作、加工等相关专业,为种苗繁育、饵料饲料、病害防治等培养技术人才,为提升龙虾的养殖产量、产品质量、经营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对小龙虾产业发展进行全产业链规划,探索综合种养与产品加工、餐饮服务、旅游休闲、“互联网+”等紧密结合,拉长壮大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综合种养要坚持生态优质、绿色发展,着力打造有认证可追溯的无公害、生态优质的小龙虾、龙虾米等绿色产品,叫响信阳小龙虾、信阳龙虾米品牌。积极研制便于贮存、运输和食用的小龙虾速冻熟食加工产品,注重发展龙虾养殖饲料、龙虾食品制作调料等延伸产品。特别是要着眼未来,加快创建科技加工企业,积极向医药、化工等精深加工发展,加大对虾壳、虾头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进一步延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利润和附加值。要结合我市茶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做好品牌打造、展示推介、产销对接工作。加快冷链物流建设,依托大型物流集团构建全程冷链配送体系;加快小龙虾“触电上网”步伐,拓展线上市场。
(五)准确把握政府角色。当前,我市小龙虾产业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各级政府积极宣传引导、大力支持扶持,尤其需要帮助解决土地流转、前期投入等启动阶段难题,突破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品牌打造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当然,各级政府也应找准角色定位,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运用市场手段推动产业发展,不宜大包大揽。比如,做实做细土地确权工作,引导开展“小田并大田”;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种养收益;搭建交易平台、开展品牌创建等。总之,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规划、引导、服务、保障作用,更好地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推动全市小龙虾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调研组成员:黄 东、熊驷龙、章昌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