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实施“林长制” 实现“林长治”
时间:2019-02-26 来源:新县县委办
分享到:

  “林长制”的新县探索与实践

  2018年,新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县、乡、村三级林长制,一年来,“林长制”铿锵落地,“林长治””效应凸显,绿色,正一步步成为老区最鲜明的发展特色、最厚重的富民底色。

  建章、立制,织密绿色“防护网”

  2018年3月,老区大地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处处生机勃发、春意盎然。启动实施的林长制犹如春雷炸响,开启了老区林业保护、生态建设与开发利用的改革新篇。

  建设组织体系,推进责任落实。为让林长制落地生根,新县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党政同责、分级负责,快速构建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印发《新县全面推行森林林长制工作方案》和《关于推行林长制,开展“美化大别•绿满山河”国土绿化行动工作的通知》,层层压实责任,激发生态保护新活力,让“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

  力量下沉到一线,靠实责任到个人。在县级,县委书记、县长“挂帅”总林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主管副县长担任副总林长;在乡镇,联系乡镇的县领导担任乡镇总林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任林长;在行政村,包村乡镇领导担任村级总林长,村支书、主任担任村级林长。5名县级总林长、89名乡镇级林长、615名村级林长、286名公益林护林员、286名生态护林员、44名天然林护林员,所有护林员参照村干部管理,织牢生态保障网,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

  漫步老区绿海,一块块“林长制”公示牌巍然屹立于崇山峻岭间。蓝绿相间的公示牌上,林长和副林长姓名、监督电话、山场森林资源概况一目了然,“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管理、古树名木保护、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职责明确、目标清晰。

  一块块醒目的公示牌,是责任,亦是担当,更是老区人民对188万亩林木“绿”的承诺。

  增绿、添彩,绘就城乡“新画卷”

  古木参天、密林幽幽,闭目清风拂面,静听泉水低吟……缓步香山湖管理区水塝村韩山古村落,身入世外桃源。

  “绕着林子转转,看看古树、查查火患、补栽树苗。”水塝村村级林长、老支书彭以祥如是形容自己每天的工作状态,而这也是新县所有林长的真实写照。

  林长上山,林海增绿。自林长制全面实施以来,700余名林长将护绿、增绿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围绕“美化大别·绿满山河”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吹响全域绿化美化号角。

  廊道建设、城乡绿化提升、河流绿化美化、景观苗木基地、特色经济林五大工程同步实施,“三线两区一城一乡一河道”工程建设决战决胜,生态建设、林业资源保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除治、林业脱贫“五大战役”如火如荼。仅2018年,新县就完成造林2.63万亩,森林抚育3.34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1.5万株,道路绿化25 公里,美化乡村10 个,造林面积900 亩。

  屹立红色大地,身披日月霞光,8086株古树名木见证了老区沧海桑田,守护好这些历史见证者也成为各级林长的重要职责。他们穿梭密林、攀爬峻岭,协助林业工作人员记录下每一株古树名木的形貌、状态并挂牌保护,筛选100个新县树王,结册出版《新县树王100》,他们用行动成为古树名木的志愿守护神。

  林长带动,亮剑护绿。县、乡、村、营林单位四级护林网络让森林资源管理实现了全覆盖、无死角,而“绿剑”、“利剑”和“绿盾” 等系列专项行动亮剑涉林违法犯罪活动,让林区秩序明显好转。2018年,对涉林违法犯罪实现“零容忍”,共查处各类森林资源案件68起,其中刑事案件18起,治安案件9起,林业行政案件41起,移送起诉案件9起。

  红色热土,绿意盎然。林长制全面实施的这一年,山绿了、林大了,鸟多了、花艳了……诗画般山水不断擦亮新县生态品牌,绿水青山成为这里的“金名片”与“聚宝盆”。

  带贫、富民,做靓生态“大文章”

  5月的连康山自然保护区,山幽林茂、清泉长流,白冠长尾雉在林间不时掠过,引得游人阵阵惊呼。

  发展特色产业,共享生态红利。林长制全面实施以来,各级林长积极探索林业脱贫路径,念好“山字经”、唱好“林中戏”、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特色种植、生态旅游、碳汇交易……全县林业总产值达29.69亿元,绿水青山逐渐变成富民“银行”。

  向林地要产出。各级林长纷纷转变思路抓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油茶、茶叶等特色经济林,在羚锐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县30万亩油茶、30万亩茶叶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子”、“金叶子”。

  向生态要效益。突出发展以金兰山、连康山等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旅游业,擦亮“赏花济”品牌,实现“看看风景也来钱”,绿水青山在这一场生态改革中生机焕发。

  西河湾、九龙潭、七龙山、大别山油茶文化园……一处处古木参天、绿树成林的山野乡村,散发出良好生态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多远道而来的游客到这里赏古树、看风景、洗心润肺,“天然氧吧”成为“网红”之地。络绎不绝的游客带来了旅游消费井喷式增长,更拓宽了群众就业创业门路,大山里的贫困群众腰包日渐鼓胀起来。

  林长制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全面落实99.1万亩生态公益林和12.9万亩天然林管护及生态效益补偿两大生态工程,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及时享受生态补偿政策,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及时兑付林农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892万元,其中73个贫困村补偿资金达513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719户、22876人,户年均增加收入169元。2018年,在实施12.9万亩天然林的区划落界工作时,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涉及贫困户2639户、9412人,兑付天然林保护补偿资金194万元。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的选聘工作,进一步完善贫困村生态管护扶贫政策机制,吸纳贫困人口参与巡山护林、资源管护等劳动惠及档立卡贫困户374户,发放护林员劳务报酬共计642万元,其中发放贫困户劳务报酬381万元,户均增加收入1万余元。

  这一年,林长制全面落实结出累累硕果,新县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中国天然氧吧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并成为河南省第二个、信阳市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老区跨越发展的底色绿意愈浓。

  这一年,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制度的融合推进,让新县生态保护网越织越密,处处呈现出以林涵水、林水相依的美好画卷,“两山理论”的新县实践正绽放出别样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