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淬炼与关爱激励并重 推动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在“疫”线担当作为
时间:2020-02-27 来源:市委组织部
分享到:

  在疫情防控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全市组织部门积极发挥组织优势,主动履职尽责,采取务实举措,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

  一、树正导向,在一线考察识别锻炼干部

  将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发现培养、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战场,树正用人导向。一是注重一线识别干部。开展领导干部表现情况记实,在不增加基层负担的基础上,通过县区党政正职和组织部长、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实名推荐,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项推荐,汇总督查通报、作风检查、媒体宣传等信息,广泛收集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现实表现,初步了解掌握了216名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表现突出的干部。通过分析研判和甄别筛选,分两批在《信阳日报》公布了110名优秀干部名单,并择优推荐参加中央、省市“人民满意公务员”评选和中组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评选,以此强化正向激励、凝聚抗疫合力,引导带动了县区评选表彰1304名战“疫”一线担当作为、表现突出的干部。二是注重一线使用干部。对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及时调整不胜任现职、难以有效履行职责的干部。目前,全市已提拔重用干部77人,其中科级8人、股级68人、晋升职级1人;问责处理干部795人。三是注重一线历练干部。着眼于在吃劲岗位锻炼年轻干部,市县选派一批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优秀年轻干部,到疫情防控指挥部、联合督查组、卡点、医院等吃劲岗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全市先后选派177名,仅市直单位就选派了30名。目前,已有4名同志因表现突出,被市、县两级表彰。

  二、强化激励,让党员在一线勇当先锋

  大力选树表彰疫情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一是大力表彰先进。明确要求以疫情防控一线的普通党员为主体,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参加评选,注意结合党员的一贯表现和群众的口碑评价,着力把关键时刻豁得出来的平凡英雄选准树好,让群众感到身边有“主心骨”和贴心人。截至目前,全市共表彰表扬基层党组织123个、党员520名,其中市级集中通报表扬30个基层党组织和50名党员。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何家荣同志还光荣入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候选人。二是强化宣传激励。与信阳日报社联合开通《信阳市共产党员战“疫”日记》宣传专栏,每天在信阳日报客户端推送一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目前已推出25期,宣传优秀党员72人,新华网、人民网等进行了节选转载。三是鼓励火线入党。认真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发展党员的五条意见》,鼓励基层党组织及时发现和吸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分子火线入党。同时,加强分类指导和政策把关,做到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确保标准不降、政策不偏。截至目前,已有2303人递交入党申请书,90人火线入党。

  三、注重关爱,引导医疗卫生人才担当作为

  严格落实对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给予特殊时期的特殊关怀。一是关怀关爱提士气。联合相关部门,下发《关于做好激励引导专家人才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有关工作的通知》,出台十项“硬核”措施,关爱激励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及时对第一批隔离病区中的639名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进行奖励,其中,记功31人、嘉奖608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一线专家人才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值班加班费、误餐补助等政策,预拨付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1750万元,已发放1186人335.9万元,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二是划拨党费送温暖。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资源短缺、物资匮乏等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党费温暖人心的作用,对疫情防控任务最重的市第五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和市中心医院,分别划拨40万元专项党费,把党的温暖及时传达到了一线医务人员。三是优先评聘促担当。对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专家人才特别是医疗卫生工作者,适当突破职级职称晋升指标限制,优先评聘职称岗位,为105名具有相应职称尚未聘用的人员直接办理聘任备案手续,为63名隔离病区工作的临聘医护人员直接转为人事代理人员,并收集整理表现突出、符合晋升上一级职称条件的一线医务人员379人,作为下步评聘重点储备人选,激励医护人员在疫情一线争先进位、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