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地各单位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时间:2020-03-06 来源:市委办公室
分享到:

  商城县  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组建工作专班,明确具体责任人,对分管领域规上企业一对一跟踪保障服务;实行“线连线”网上办公,提供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实行“门对门”服务,组织各职能部门与用工企业对接,让员工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实行“厂对厂”保通,统筹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原材料及防控物资运输问题,保障物资畅通;实行“点对点”纾困,对已制定出台的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点对点”给予解决。至3月3日,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41家,复产率50.6%;省重点项目复工率50%;市重点项目已开(复)工15个,复工率40.5%。

  平桥区   细化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21条政策意见,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政策落实和企业问题两本台账,对企业应该享受的融资、用工、税收等优惠政策和复工复产存在的问题企业进行梳理,实行“一对一”指导服务;对全区125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所需防疫物资、用工、交通等登记造册,明确企业复工时间节点;建立复工复产和员工管控两个微信管理平台,区领导小组、工作专班、首席服务员、相关职能部门及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全部纳入平台,指导协调复工复产工作。

  市自然规划局   优先保障疫情防控项目用地申报,密切跟踪国道107、312改线工程、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大别山引淮供水灌溉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对已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拟出让的26宗土地,拟订出让方案;围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等,全面开展国土空间总体编制;全面落实部、省自然资源脱贫攻坚优惠政策,增值农村土地资源资产价值。

  市卫健委   组织全市卫健系统对复工复产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对市中心城区27家重点复工复产企业开展走访巡查;公布全市158个乡镇卫生院、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址和联系电话,方便群众监督;为企业员工在推进健康申报证明制度落实和跨省互认情况等方面提供服务,至3月2日,全市现场申报健康证明人数26.89万人,已办理26.83万人。

  市水利局  成立水利工程开(复)工专项工作组,印发《信阳市水利工程开(复)工实施方案》,召开专题工作会,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统筹做好各类水利工程开(复)工工作。目前,共梳理拟开(复)工水利工程17个,其中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浉河系统治理、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工程、出山店水库工程等重点工程已复工。

  市城市管理局  成立市政公用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导组,坚持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处级干部对口联系、一名科级干部全程跟办、一套规范流程具体指导。市区黑臭水体治理、市政路桥PPP项目等5个省市重点项目计划一周内正式进场复工。与复工复产企业对接沟通,搞好供水供气“不停供”保障。压实安全责任链,采取远程视频监控、管网压力监测、安全巡查等方式,实行供水供气日调度。目前,中心城区日供水能力26万吨,天然气日供气能力50万立方米,液化气日供应量40吨,均价格平稳。

  市市场监管局   全面落实登记注册和行政审批“五个办、不见面”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推广个体工商户全程网上办理登记服务,简化登记流程,年报延长至2020年底前;从2月25日开始,持续组织全市餐饮单位服务从业人员在“舌尖安全网”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强化餐饮单位防范意识;协调开通信阳防护用品检验检测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减免计量校准、检验检测等费用。2月10日以来,全市已新登记市场主体80户。目前全市现已符合开业条件的食品销售企业833家。

  信阳供电公司  开通“火速办电绿色通道”,对疫情防控重点单位与复工复产企业办电需求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实施容缺办理,优化流程、精简手续,日夜倒班不间断施工,2月份以来,已完成8家疫情防控定点医院高压用电报装业务,新装容量7920千伏安,支持全市215家重点企业复产复工,及时满足企业用电需求;努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坚决贯彻落实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和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估算减少企业客户电费支出约670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