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憔 悴 终 不 悔
市委改革办 黄 东
很多人第一次见到我时,经常会问同样一句话:“你为什么这么瘦呢?”
是啊,我为什么这么瘦呢?1.73米的身高,56公斤的体重,有时候望着镜子里面那根“电线杆”,我也忍不住问自己。
究竟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当我想着怎么回答时,思绪情不自禁地回到了18年前。
那是2002年10月1日上午,国庆长假的第一天。当时,正在区委办文秘组工作的我,忽然接到分管领导的电话,让我上午10点去市委办二秘科一趟,说是有重要事情。
市委办二秘科在市委机关大楼二楼东头。在这里,我见到了熊主任、韩科长,还见到了同来的一位市直部门的同志。
熊主任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此行目的:节后市里将要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让我们俩同时为市委书记起草一篇会议讲话稿,6号上午交材料。韩科长还特意嘱咐我们,一定要拿出最高水平写,他们将根据文稿质量,决定是否留到市委办工作。
假期、材料、加班,我与市委办的故事,就以这样一种方式拉开了序幕。
刚进市委办时,想到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就被借调来,人家不就是看重你的能力吗?只有好好干才能留下来,才能不丢人!所以干活格外拼命。
那时的我刚过而立之年,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同时写几个材料也不叫苦,连熬几个通宵熬也不言累,半夜饿了吃碗泡面充饥,最长的一次连续加班5天没有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想到过身体上会有什么问题。
2005年12月的一个周末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因为连续加班赶任务,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所以吃罢晚饭就早早上床休息了。
睡到半夜,忽感全身燥热,虚汗直冒,而且伴随着阵阵眩晕、恶心。当时女儿才1岁多,床边正好备有把尿用的塑料盆,于是顺手拿过来开始呕吐。吐了一阵感觉舒服些,便又倒头睡下。
睡到凌晨五六点时,肚子开始难受起来,便又起床去卫生间拉肚子。就在刚拉完肚子、站起身来的一瞬间,忽然感到天旋地转,两眼一黑摔倒在地,失去了知觉。
我被紧急送到中心医院。医生诊断结果是急性胃出血,而且出血量比较大,必须住院治疗。后来妻子告诉我,那天我吐在盆里的是血,拉出来的是血,腮帮子磕破了在流血,把她都吓得都哭了起来。
这样的事情5年后又发生过一次。那次是随市党政考察团赴外地考察,白天跟车跑,夜晚写材料,连熬两个通宵,导致胃病复发、出血、休克,被救护车送到154医院抢救。
有了这两次经历以后,妻子对我的工作也格外关心起来。她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你还年轻,不能再因为写材料把身体累垮了。要不,咱们找你领导说说,换个工作岗位吧!”
这样的念头我何曾没有过?但是,一想到办公室搞综合材料的人手本来就少,领导又那么器重你,怎么好意思开口提这种要求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加班、熬夜、写材料,加班、熬夜、写材料……犹如电影《源代码》中男主角的境遇一样,在平行世界里一遍又一遍地循环。
有时,我也忍不住发些牢骚。可是,在接手任务的一刹那,多年养成的习惯让我不由自主地进入状态,就像老工匠拿到一块原石,忘我地研究着、构思着、切割着、打磨着……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直至满意方才罢休。
当然,写材料并非一味辛苦,很多时候苦中有乐、苦中有为、苦中有荣。到市委办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荣誉也获得过不少,曾被市委市政府记过三等功,曾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职务也由普通科员一步一步走到处级岗位。
职务上去了,体重却下来了,由于肠胃不好,消化吸收功能弱,一直保持在56公斤左右。有时我也安慰自己,这样的身材好呀,让男人嫉妒,让女人羡慕。
上一次机构改革时,领导希望我继续负责综合文字工作。
面对这样的分工,我一度彷徨苦恼过,但后来还是愉快地接受了工作安排。因为我从领导的目光里读到了信任——一种莫大的信任!
信任给人以力量。面对组织重托,如果还在那里推三阻四,这与战场上的逃兵又有什么区别?这不符合我的做人原则,更不符合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两年多来,虽然写稿子少一些、改稿子多一些,但仍如从前一样不敢有丝毫懈怠。我深知,当组织需要你时,说明你还有可用之处,唯有迎难而上、加倍努力,方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从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再到第四个本命年,我与市委办的故事仍在继续。过程虽然辛苦,但收获令人欣慰。每念于此,一种感恩之情便在胸中涌动。
感谢市委办公室,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让自己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若干年后,当一切浮华散尽、再来回首这段经历时,我将自豪地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因为信仰,所以热爱
《魅力信阳》编辑部 瓮彦君
在开始我的演讲之前,我想先讲一个故事。这是2017年我在非洲拍摄中国援非医疗纪录片时采访到的真实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苏筱利,是一位来自江西省的援非医生,她被分派到突尼斯西北部的一所偏远医院。这所医院服务着近30万人口,却只有她一名妇产科医生。工作最繁重的时候苏筱利连续上了五天五夜的班,第五天晚上又接连做了七台手术,晕倒过两次。第二次晕倒是最后一台手术刚做到一半、正准备缝合的时候,她突然倒下了。护士赶紧把她扶到值班室休息。等她缓过来后问病人呢,护士说还在那儿躺着呢。她当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可还是完全依靠意志走上了手术台。缝针的过程中,她好几次都扎到了自己的手。
如此超出身体负荷的工作量,在我们看来是不是不可想象?事实上,她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采访中我问她为什么能坚持下去,她说:“这里的病人是很纯朴的,只要你在,她就一直等下去。她那双眼睛,是很渴望你给她看的,你知道吗?”她的语气和眼神,让我觉得就不该问这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因为从她身上,我真切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一个人深刻的内在自觉,是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不一样的那一道亮光。医道无界以及“生命至上”的信仰,让苏筱利和许多远在非洲的中国医生都变得超乎寻常得顽强。
我们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信仰的力量,我和党办的故事”。和大家不一样的是,在这次主题征文活动结束之时,我和党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说实话,初到市委办,我是有些惶恐的。怕自己进入角色太慢,怕政治理论学习储备不够,怕辜负了领导的信任与期望。这个时候,信心来自于哪儿呢?就是信仰。这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因为信仰,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努力。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是在息县县委宣传部,还是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这个对外传播的平台,从事的都是党的宣传工作,我始终心怀热爱而努力前行。我相信,之前的努力,都是在为今天能够胜任党办人的角色积蓄能量。
我的信心还来自于身边让我钦佩、能够从中汲取力量的党办人。
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党办人,是曾任息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机要局长的孙林。我认识孙林局长的时候是在2005年,当时他已经在机要岗位上工作了21年,见到我们这些刚考入公务员队伍的新人,总是笑容满面地主动打招呼。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比实际年龄显老、一脸谦和、脚步匆匆。后来,我知道了身为局长的他是机要局值夜班最多的人,每年春节他都让同志们回家团圆,自己坚守岗位,二十多年没有和家人吃过一顿年夜饭;在息县机要工作的急难险要关头,他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寸步不离,而父亲病重转院、孩子备战中考,这些家人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总是抽不出时间照顾和陪伴;在他的带领下,息县机要局连续十几年被评为省、市机要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也两次被省委办公厅记三等功。
了解了更多孙林局长的故事,我才明白,他的“显老”因为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他的“谦和”因为“服务的理念”早已根植于心底;他的“匆匆”因为多年处理紧急文电的争分夺秒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就像一颗螺丝钉,铆在最需要自己的位置,三十年如一日,坚定不移,无怨无悔。
什么叫心有信仰?信仰是一种甘之如饴的相信,一种脚踏实地的仰望。有信仰才能不忘初心,坚守本色;有信仰才能保持谦恭,淡泊名利;有信仰才能胸怀全局,自觉担当。
走进《魅力信阳》编辑部、走进市委办这个大家庭已经3个月了,这3个月里,我听到、看到更多党办人的故事。在抗疫阻击战中四十多天吃住在办公室、任劳任怨的机关党委副书记史大青,看到邻居厨房着火丢下怀孕八个多月的妻子奋不顾身上前扑救的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熊宏伟,更有许多不顾酷暑不分假日不辞辛劳服务在文明城市创建一线的党员志愿者,他们每个人都是照亮自己也照进我们心里的那一道光,让身为党办人的我们感到荣耀,内生力量。
说到我自己,我想,我和党办的故事,主题就是“办好党刊”。在“报网端微”百花齐放、“文图音视”争奇斗艳的融媒体时代,依托党刊和“魅力信阳网”公众号这两个平台,让党的声音传播得更迅速、更立体、更深入,让信阳故事、信阳经验、信阳风采传播得更广、更远。
今天,我们站在这儿,讲我和党办的故事,演讲台上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和党办的故事增添一抹色彩呢?我和党办的故事,已经开始,能否出彩,需要自身努力,更离不开大家的助力。请多给魅力信阳投稿,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魅力信阳网”,我们的承诺是,给我们一缕阳光,将回报您整个春天!
因为信仰,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努力;因为努力,终究会出彩。让我们用心写好和党办的故事,用一个个出彩的片段,串联起自己平凡却注定不会黯淡的人生!
供稿:人事科 编辑(摄影):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