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巨人的人流很长,很长……——毛主席纪念堂采访记(胡巨成)
时间:2020-11-19 来源:胡巨成
分享到:

    (此文是作者1993年采访毛主席记念堂时所写)

     一位伟人,一位跨越历史的伟人在这里安睡17年了。17年来,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数九寒冬,这里永远奔流着一条长长的人河。在伟人诞辰100周年前夕,记者也汇入这缓缓流动的人河之中。

   “我从广州坐两天两夜火车。今早一下火车就奔这里来了,瞻仰毛主席遗容是我多年的愿望。”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哈着热气对记者说。

   “我经常到北京,每次都要看看毛主席。排多长时间队都愿意,没有他老人家,哪有我们的今天。”一位来自吉林的业务员对记者说。

    人群中,我发现一位盲人。他来自唐山。这位盲人兄弟说:“是的,我看不见。但我只要在毛主席身边感受一下,就满足了。”

    一大队小学生来了,原以为是北京哪个小学的,上前一打听,竟是天津武清县毅庄小学的。为了看望毛爷爷,他们早上6点钟就从天津出发了。

    上午9时,记者随人流踏上了纪念堂的台阶。我惊奇地发现脚下这花岗石台阶中间部分已被磨得溜光,且明显凹陷。纪念堂工作人员告诉我,到今年11月底,前来瞻仰的人数已超过8550万,还不包括236万港、澳、台和国际友人。

    纪念堂大门外站岗的战士叫郭路生,安徽无为县人。他说,在这里站岗已5年多了,能和毛主席朝夕相伴,我太幸福了,许多战友都羡慕我。

    毛主席纪念堂是一幢长宽各105.5米、高33.6米的方形建筑,走进宽敞的大铜门便是宏伟壮丽的北大厅。大厅迎面是一座3米多高的用汉白玉雕塑的毛主席坐像,毛主席坐在沙发上,面带微笑,神态自若,潇洒飘逸。坐像背后的墙面上悬挂着一幅生机勃勃、气势磅礴的大型壁画:《祖国大地》,据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幅绒绣制品。

    从北大厅左右两侧,经过用金丝楠木制作的大门向南行就进入了瞻仰厅。它是纪念堂的核心部位。瞻仰厅是南北向的长方形大厅,好似一间日常生活的卧室,步入其间便感到毛主席正在休息。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厅中央安放毛主席遗体的水晶棺基座就是用泰山的磨光黑色花岗岩石制作的,棺座上镶嵌着金色的党徽、国徽、军徽和主席的生卒年月。万紫千红的山花簇拥着棺座,晶莹透澈的水晶棺内,伟大领袖毛主席显得十分坚毅、平静和安详,这使人想起这位巨人的不朽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人们从毛主席遗体旁缓缓通过,每个人都把脚步放得很慢很轻,不时有人向遗体默默地鞠躬。突然人群中一声稚气的童音打破这寂静:“毛爷爷生日好。”循声一看,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4、5岁的孩子,声音是孩子喊的,母亲的眼睛潮湿了,许多人也都泪眼模糊……

    在纪念堂休息室里,记者和天津电视台、北京周报的同行们不期而遇。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侯成威深情地说,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把我们召唤到一起的。

    他介绍,毛主席纪念堂1976年11月24日破土动工,从奠基到竣工只用半年时间,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1977年8月20日凌晨两点,毛主席的遗体从北京某医院地下手术室正式移到纪念堂。从那时起,保护毛主席遗体便成了纪念堂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在这里的200多名科研、管理人员的辛勤努力下,17年过去了,主席的身高、体重、形态仍完好如初,遗体的温度、温度、含氧量、压力等各种参数一直正常。他们自豪地宣称:我们的保护方法是我国科学领域中多门类学科大协作的结晶,绝对科学、可靠,毛主席的遗体可以万无一失地长期保护下去。

    1984年6月以前,纪念堂一直采取“按系统组织、凭票参观”的接待办法,虽然每年接待150万人左右,但远远不能满足各界群众的迫切要求。从这年7月1日起,纪念堂实行免费开放,广场上等待瞻仰者仍人流如注,经年不断。

    安徽砀山县葛集镇汪怀友等3位农民来了,他们代表村里的乡亲将24只精心挑选的砀山梨献到毛主席的坐像前,火车上怕挤压,他们一直将梨捧在手上。

    传说,灵芝能起死回生,青藏高原一工商干部带着亲手采摘的灵芝草来了,虽然他知道只是传说。

    侯成威说,象这样动人的故事就像广场上的“长龙”,“龙”有多长,故事就有多长。

    11时,记者采访结束,告别纪念堂,广场上流动的长河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呵,这望不断的人流,剪不断的情思……

作者简介:河南日报驻信阳记者站站长;信阳市委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