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发现问题的“探测仪”、分析问题的“显微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做好调查研究需要党员干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大兴调查研究的总体要求、重点内容、方法步骤等,“俯下身”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了解真实情况,拍脑袋做决定,是做不好工作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调研到位才能求真务实,我们党就是靠实事求是发展起来的。
“调查研究是做好决策咨询的基础。”任何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只有深入基层对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听取干部群众心声,努力掌握更多的真实情况、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细致入微地做好调查研究,才能为解决问题、提高工作实效奠定坚实基础,才能确保党的工作决策、指导方针和改革政策符合客观实际。
延安市城区风光。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出台重要方针政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前,都要求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调查研究的方法,“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第二是开调查会……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越是形势多变、情况复杂,越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对我国当前的社会情况有透彻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才能在瞬息万变中,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发展规律,进而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以正确的思路方法提升干部调查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深刻认识党中央作出大兴调查研究决策的战略考量,确定开展调查研究的思路和举措,要“俯下身”全面把握大兴调查研究的总体要求、重点内容、方法步骤等,确保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坚持求实创新,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听真言、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努力克服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搞清楚“实事”是调查研究的基础。中国的国情是具体的,是与时俱进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我们作出一项科学合理的决策,往往需要大量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这就需要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获取第一手材料,获得真知灼见,形成正确思路,作出科学判断。党员干部要切实深入一线,带头组织和参与调研工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调研所获得的客观准确的第一手信息,形成新举措,作出真正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决策。同时,还要注重调查研究方法的创新,既要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等多学科理论,为正确决策提供全面、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又要在具体实践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将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与现代调查研究方法相结合,根据调查任务和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结合起来,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多管齐下,提高调研工作的效率和调研成果的质量。
掌握正确方法,增强调查研究的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实际的情况群众最了解,存在的问题群众感受最深,对解决问题的办法群众最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工作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党员干部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广大人民群众,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更是要以群众为师,“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大兴调查研究要真正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真正干在群众的心坎里。通过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让群众得实惠,从而让调查研究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
提高干部调查研究能力要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习近平同志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调查研究不是走马观花,更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切实走到基层一线,不能只停留在最近最好的地方,应采取更细更实的举措,不断提升调查研究成效。
调查研究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握工作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要领导同志要带头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发挥表率作用。领导班子既是调查研究的组织者也是调查研究的参与者,要率先垂范,夯实理论基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调查研究工作作出的指示和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深入学习掌握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保证调查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
调查研究要严明纪律建设,锻造优良作风。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是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应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养成在监督和约束下工作生活的习惯,轻车简从,厉行节约。还应加强调研统筹工作,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不要增加基层负担。要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的情况,并且狠抓调查工作的落实成效。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深刻认识到此项工作责任重大,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苦干实拼、尽心尽责才能担当起使命、履行好职责。
调查研究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科学统筹。“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持续在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员干部要全面提高现代化建设能力》】